糖尿病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,这类患者的血糖代谢存在障碍,所以需要在生活中做好调理工作,控制血糖,这对生活会带来很大的壁变,因此在生活中要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,那么哪些坏习惯容易诱发糖尿病?导致糖尿病的坏习惯有哪些?下面就详细了解吧。
1、易患糖尿病的坏习惯
1.睡眠紊乱
睡眠紊乱表现为入睡时间晚、早醒、失眠等。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,睡眠紊乱与糖尿病关系密切,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。改善睡眠是否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还需进一步证实,但确实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,延缓并发症的进程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如果有睡眠不好的问题一定要重视。
2.能量摄入过多
肥胖可以导致人体胰岛素抵抗,使血糖升高,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不容易控制,但减重后血糖会有很大的改善。所以对于那些体质指数超标的人,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,一定要格外当心糖尿病找上门。糖尿病患者更要避免高能量饮食,一日能量摄入不要超标。
3.动得太少
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便捷,人们平时走路的机会很少,都喜欢以车代步,出门要坐车,上楼要乘电梯,很多人出门走几步路就累得气喘吁吁,腰酸腿疼,这些都是不爱运动、缺乏锻炼的典型表现。现代人的运动量明显减少,容易使人发胖而发生糖尿病。糖尿病患者动得太少,也不利于控制血糖,很好每天运动30分钟,每周保证5次。
4.开灯睡觉
研究表明,开灯睡觉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人体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,破坏人体感知昼夜节律的自然机制,这样会影响到您的睡眠质量。而褪黑素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善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,对血糖控制有帮助,所以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觉一定要关灯。
5.爱生气
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。胰岛素的分泌除受血糖和一些内分泌激素的影响,还受到神经功能的影响。当人处在生气、焦虑等应激状态时,交感神经兴奋,会有心跳加快、浑身发热的表现,这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,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,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,导致血糖、血压升高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要常欢笑,少生气或不生气,遇事想得开,看得开,保持良好心态。
6.工作压力大
德国一项研究显示,工作压力大又不注重控制工作节奏的人,患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会比普通人高出63%。工作压力大的人,其生活习惯更容易出现问题,比如吸烟、饮酒、饮食不健康,从而引发糖尿病。此外,工作压力会使压力激素——皮质醇升高,也会使机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给自己减压,否则血糖不好控制。
7.经常上夜班
一项跨国大型研究发现,经常上夜班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,而且倒班男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。可见,经常上夜班对血糖是有影响的。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上夜班,需格外关注血糖变化,合理安排饮食和用药情况。
8.天天打麻将
如果天天去打麻将,就说明上瘾了。打麻将上瘾后容易打乱就餐规律,影响“定时、定量、定餐”,而且输赢也会影响情绪,进而影响血糖的控制,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,还会加重病情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打麻将别上瘾,偶尔为之,自娱自乐即可。
2、如何预防糖尿病
1、控制饮食
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。通过饮食控制,可促进尿糖消失,空腹血糖降至正常,纠正代谢紊乱,防止各种并发症。应根据病人体重、劳动强度测出所需主粮的量。每天主粮不高于250克。如再感觉饥饿时,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纤维,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,如洋葱、芹菜、海带、菠菜等。蛋白质类副食品如豆制品、牛奶、瘦肉等都可食用。
2、经常运动
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,每天运动30分钟,可以选择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绝对有益。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,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,无法正常利用,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,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。芬兰一项调查发现,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。每周运动4小时,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,即使体重没有变化,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%。
3、劳逸结合
一般病人可参加正常工作,但不宜过度劳累。要节制房事。保持精神乐观,避免精神创伤。运动可增强对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对胰岛素的依赖性,减少胰岛素需要量,降低血糖,改善血脂的代谢异常。适当的运动可控制肥胖。选择慢跑、散步、练功十八法、健身操、太极拳等项目,从短时间,小运动量开始,持之以恒。但空腹时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运动,以防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。
4、控制血压
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,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,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。控制高血压,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。
5、控制体重
肥胖,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胖孩子越来越多,糖尿病开始“瞄上”青少年,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。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,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,使体重接近正常。
6、控制盐量
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。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,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,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,故必须限盐。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