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笼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,不耐寒,怕干燥和强光。很适生长温度为25至30;如果温度低于15,植物就会停止生长;如果温度低于10,植物叶子的边缘就会出现。
猪笼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,不耐寒,怕干燥和强光。很适生长温度为25至30;如果温度低于15,植物就会停止生长;如果气温低于10,植物叶片边缘会出现冻害。猪笼草宜生长在酸性、低养分的土壤中,通常为泥炭、砂岩、泥炭藓、木炭、锯末等,常采用扦插繁殖或压条法繁殖。下面介绍一下在温室中使用穴盘繁殖猪笼草的方法。方法。基质准备:猪笼草喜欢疏松且渗透性好的基质。切割时,可用纤维长度小于3厘米、pH值为5.5至6.5的泥炭和3毫米至7毫米的园艺膨胀珍珠岩,按3比1的比例搅拌均匀,喷洒50%多菌灵1000倍液或5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。使用前搅拌均匀并密封存放三至四个小时。准备从穗条上采接穗时,先将采接穗用的剪刀放入75%酒精溶液或0.3%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5分钟以上。选择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枝条。剪下一片叶子,用一段茎节或顶芽作为插条。剪去2/3的叶子,将基部剪成45度斜面,从植物茎顶部垂直剪去8厘米至10厘米。厘米长的枝条,有二至三个芽和一或两片叶子。为了减少水分流失,可将枝条上2/3的叶子垂直于叶脉剪去。将剪下的耳条排列整齐,放入3000倍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5分钟,备用。设施准备,在温室内选择合适的区域,用竹片或其他柔韧的树枝搭建小棚,覆盖塑料薄膜,并搭设遮光率65%以上的遮阳网,放置切菜盘。放置前用50%多菌灵1000倍液或5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棚内进行喷雾消毒。切割过程:切割时,将准备好的基质放入已消毒的穴盘中,平整,然后将准备好的枝条斜插入包装后的基质中;对于有两个或三个芽点的枝条,以很低的芽插入基质中为宜;很后,将剪下来的树枝放在小棚里。用80015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叶面冲洗消毒。很后用pH值为5.5至6.5、EC低于0.5的纯水倒入基材并覆盖。在拱门内不同位置悬挂干、湿温度计,并做好环境观测记录,保持拱门内温度在2530之间,湿度在80%95%之间,光照控制在6000勒克斯8000勒克斯。期间,生产者应随时观察,注意通风、除湿或加湿。一个月后,枝条顶部会出现一个小突起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突起会逐渐扩大,形成新的芽。两三个月后,新芽就会长出两三片新叶和新根。这时可以逐渐降低湿度,增加光照,慢慢揭掉遮阳网和薄膜,并进行日常管理。(作者文平、翟爱霞隶属于陕西省种苗繁育中心)